金盆地旗下崇陽1886年清代老窖池,始建于清代光緒年間,民國中期達到鼎盛,距今已近137年歷史,一直沿用至今,是川西壩子上現存古老的窖池群。
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
公元1173年——1174年兩任蜀州(今四川省崇州市)通判。陸游在蜀期間,閑宦生活之余,向當地著名的釀酒人酒胡子王金波學習釀制技藝,王金波把自家獨特的釀酒方法告訴陸游,作為醫藥世家的陸游建議選中草藥入曲成酒,兩人經反復試制,終得藥香佳釀。
其時肆旗飄揚,彌香千里。“興來買盡市橋酒,大車磊落堆長瓶”,這便是陸游當時描述在蜀州酒市之盛況。后人傳頌:“華夏酒神,相傳杜康;崇陽酒祖,當為陸游!敝两駨V為傳唱: 崇陽藥香酒,南宋陸游釀……
陸游一生與酒相伴,在蜀期間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其中一首《護窖箴》詩道出了陸游與蜀州的酒緣。話說,那年冬月,陸游奉調榮州,向王金波辭行。王金波領著他繞燒房轉了一圈,站在一場大火中幸存下來的數眼窖池旁,陸游叫陸升取來筆墨在窖旁的泥墻粉壁上寫下二十八個大字:
數眼窖池苦汗深,自今留此作官箴。
莫輕灶戶燒房事,國是從來在里民。
清光緒十二年(1886 年)
百年姚氏家族從湖廣省麻城縣孝感鄉移民入蜀,生根落戶,在崇州落業,開辦首家燒坊,筑池釀酒,始為崇陽酒的源流,人稱“姚林燒坊”。姚林燒坊收集散落在民間的藥香酒之方,繁衍生息,將南宋時期流傳下來的釀酒技術發揚光大。
民國五年(1916 年)
晚清民初,崇慶縣始精釀曲酒。1916年,崇慶縣牛皮鄉(今崇州市隆興鎮)姚林村的姚興順,繼承姚林燒坊釀酒技藝,在村里創辦興順長號酒廠。他潛心研究,總結縣內外歷代的釀酒經驗,大膽試驗,細心品嘗,改進工藝,調整配方,增加窖池,加大投料,新上產品,增加香酒、大米曲酒,姚林酒美名遠揚,銷往川西和西康省,人挑車推,馬馱船運,不絕于途。
“興順長”燒房的窖池數量,曾一度達到400余口, 規模達到十灶十囪,“姚林酒”進入一個鼎盛的時期。因其釀制考究,讓人贊不絕口。民國時期,姚林酒就已家喻戶曉。民謠稱:“姚林酒,家家有,大堂衙門通官府……”。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
抗戰時,成都光華酒精廠大量收購燒酒,提煉酒精,補充軍需,替代燃油。在此契機的帶動下,姚林釀酒業蓬勃發展,酒廠發展到8家,酒囪20根。
此時,姚興順擴建廠房,日產燒酒千斤,支援抗戰,于國有功。姚興順酒廠,每天原材料運進,各類酒品運出,生產管理和服務人員,進進出出,日約一二百人,繁榮了姚林,造福了一方。
民國三十年(1941 年)
以姚興順為代表的姚林酒,不僅在縣城衙門口和成都青石橋街設酒莊,還在郫縣、灌縣、雅安、眉山、樂山等地設莊躉售,名揚西川!耙α志啤甭暶h播,享譽西川。
民國三十五年(1946 年)
姚林有釀酒燒房 7 戶,占全縣釀酒業 144 戶的 4.6%。到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姚林釀業,大體保持這個水平。
公元一九五二年(1952 年)
崇慶縣人民政府在原姚林酒廠的基礎上,相繼將灑落在全縣有一定規模的十八家酒廠進行合并,建起了國營崇慶縣酒廠,注冊“西江牌”崇陽大曲。崇慶縣專賣事業管理局(專賣事業公司)成立,對酒類實行國家專賣管理。
公元一九六三年(1963 年)
“西江牌”更名為“崇陽牌”!俺珀柧啤背闪水敃r崇慶縣乃至川西地區的一張名片。
公元一九六六年(1966年)
國營崇慶縣酒廠與縣糖業煙酒公司城關酒廠、公私合營懷遠酒廠合并,組建國營四川省崇慶縣酒廠。至此,崇慶縣酒廠為全縣獨家釀酒生產。
至1970年崇慶縣酒廠隸屬關系,從原縣糖業煙酒公司劃出,歸崇慶縣工業局管理。1973,崇慶縣酒廠劃歸崇慶縣商業局歸口管理。
公元一九八二年(1982年)
崇慶縣酒廠開發生產的濃香型曲酒——蜀州春特曲上市,深受消費者歡迎。同年,“蜀州春牌”蜀州春曲酒商標,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注冊。 次年,“蜀泉牌”蜀泉酒商標,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注冊。
公元一九八六年(1986年)
1986年,酒廠歸崇慶縣酒類事業管理局領導。由崇陽酒廠與崇慶縣酒類事業管理局發起,四川省酒類科研所指導,成立了對崇陽藥香酒的專題科學技術研究,當時國家著名白酒專家曾祖訓擔任研究組長。研究結果表明,產品生產技術依托傳統秘方,科學改良,在全國各香型曲酒生產工藝中,風格獨特,經國家,省市評委品嘗鑒定:香氣馥郁,入口醇和,協調爽快。產品酯含量以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為主,同時伴有舒適藥香。崇陽酒被評為國家部優產品,其釀造工藝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
公元一九八八年(1988 年)
崇陽大曲正式通過省級鑒定,被確認為四川省諸多曲酒中其他香型的代表酒,為制定四川省其它香型酒的標準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依據和實物標樣,填補了全省其它香型(藥香型)曲酒缺標的空白,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部優質酒”稱號。
公元一九九零年(1990年)
l 國營四川省崇慶縣酒廠更名為“四川省崇陽酒廠”。
l 崇陽大曲獲成都市人民政府“天府食品博覽會金獎”、四川省食品工業協會“四川省優質產品”獎。
l 蜀州春特曲獲成都市人民政府“天府食品博覽會金獎”。
公元一九九一年(1991 年)
中國輕工業部食品發酵工業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會長、國內釀酒界“泰斗”秦含章教授指出崇陽酒的獨特之處在于:崇陽酒既是濃香也是藥香,兩個香型結合在一起,恰到好處,聞著,喝著都很舒服,香型獨樹一幟。并題詩贊曰“蓉城美酒鄉,首都品崇陽,大曲同小曲,濃香兼藥香。
公元一九九五(1995年)
酒廠兼并糖酒公司下屬陸公酒廠,安置職工45人,除承擔原陸公酒廠債務229.2萬元以外,新投資53萬元將原陸公酒廠改造為一條白酒包裝生產線。當年,實現產值2287萬元,銷售各類酒4782噸,銷售收入2980萬元,上繳稅金117萬元。
公元一九九七年(1997年)
酒廠改制,由原來“四川省崇陽酒廠”更名為“四川省崇陽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實行股份制,廖高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公元二零零壹年(2001年)
崇陽酒業轉制,法人:謝春遠,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公元二零零七年(2007年)
“崇陽酒窖池”源于清光緒年間(1886年),距今136年歷史,它是川西壩子上僅存的一直在沿用的古窖池群。
“千年窖池萬年糟,酒好全憑窖池老”,1886年清代老窖池,以其百年歷史見證川西釀酒史,被列入“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
公元二零零八年(2008年)
“崇陽酒”被四川省商務廳評定為“四川老字號”。
公元二零零九年(2009年)
2009年,金盆地集團與崇陽酒業聯姻,譜寫酒史新華章!
董事長余剛, 18歲開始釀酒,本著對白酒事業的熱愛和保護,傳承中國釀酒文化,他潛心研究白酒釀造技藝,成為崇陽酒釀造技藝第九代傳承人。崇陽古窖,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也將在以余剛董事長為首的傳承保護和發揚光大中,被賦予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次年,崇陽酒業喬遷辦公樓暨新產品上市發布會。
公元二零一一年(2011年)
“崇陽大曲釀造技藝”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崇陽酒”榮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公元二零一二年(2012年)
“崇陽六十。感恩無限”——崇陽國營建廠60周年(1952-2012)封壇大典活動成功舉辦。崇陽酒廠國營建廠六十年,宛如一位慈祥老者, 見證了崇州歲月的變遷,見證了家鄉一代人民的喜怒哀樂,伴隨著崇州人民邁向新的世紀。
公元二零壹六年(2016年)
農歷九月初九,中華傳統節日重陽佳節。崇陽130周年慶典暨第四屆金盆地種酒節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白酒專家、行業協會負責人、酒業代表、經銷商、媒體朋友等共計上千余人齊聚金盆地生態釀酒基地。
通過當天的祭祀大典,以美酒禮敬孝行,大力弘揚中華酒文化。按照中華傳統祭祀儀典禮,以傳承、感恩、貢獻、共享的虔誠之心,不忘先祖傳承,傳承手工釀造、也是弘揚尋根拜祖、祈福承愿的中華傳統文化。
活動期間,舉辦了“崇陽記憶,濃情久久——崇州老照片暨崇陽130周年攝影作品展”、“健康中國夢,白酒與養生論壇”、限量版“崇陽130周年”紀念收藏酒現場發售等系列主題活動。
公元二零一七年(2017年)
以中國著名白酒專家曾祖訓,中國著名白酒專家胡永松,中國著名白酒專家賴登燡,國家級釀酒大師、崇陽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余剛,國家級品酒師、釀酒師陳麗霞等為核心成員的“崇陽藥香型酒研究院”成立。
公元二零一八年(2018年)
2018年7月8日,應四川省崇陽酒業有限責任公司邀請,由中國著名白酒專家曾祖訓、胡永松、賴登燡、鐘杰等一行七人對崇陽藥香型產品進行鑒評,形成如下意見:
無色清亮透明、酒香、藥香馥郁典雅、陳香怡人、甘潤醇厚、自然協調、余味爽凈、具有本品獨特風格,該產品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屬地域特色高雅產品。
公元二零二零年(2020年)
2020年,基于對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的傳承和保護, “崇陽1886古窖池群”全面完成升級改造。
崇陽1886古窖池群落位于隆興鎮梁景村——天府酒村,是天府酒村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由“1886古窖池群落”、“崇陽1886酒道館”、“集賢村”三個部分組成。它是一處集文化展示、餐飲美食、鄉村民宿、釀酒藏酒于一體的白酒文化體驗園,農業、釀酒、旅游三大產業在這里交融互動。
這里田野浪漫、農產質優,體現了傳統的農耕文明和鄉土風情;這里群賢聚集、匠人輩出,傳承了悠久的釀制技藝和釀酒之魂;這里古窖飄香、根魂猶在,見證了川西璀璨的白酒文化和歷史傳承。一二三產業聯動,讓生態、旅游、崇酒相輔相成,煥發強大的生命力。這是對深度扎根鄉村,打造高品質鄉村旅游產品,用天府酒文化踐行“公園城市”理念的最好的實踐。
掃一掃
淘寶商城